(Vol)TutorCom
Home
Blog
Book Online
Plans & Pricing
Benefits
Shop
Staff
Groups List
Members
Forum
More
在臨床營養治療領域,營養不良、高代謝狀態或攝食量受限是常見且嚴峻的挑戰,其發生率於住院患者中可高達30-50%,並與併發症風險上升、住院天數延長及預後不良顯著相關。對於因食慾不振、吞嚥功能障礙、胃容量縮小或疾病導致營養需求增加的病患,傳統飲食或標準營養配方往往無法在有限攝取量內滿足其巨大的營養需求。力源素 2.0 (Nestle RESOURCE® 2.0) 作為一款經過科學設計的高能量密度、完整營養配方,精準地針對此一臨床困境,提供了一個高效、安全且易於執行的解決方案。本文將深入剖析其配方特點、臨床效益、目標族群及應用策略。
高能量密度營養的臨床必要性與理論基礎
營養不良被視為一種「沉默的流行病」,在慢性病及急性照護情境中普遍存在。當患者因生理或病理因素無法透過常規途徑攝取足量營養時,會迅速進入分解代謝狀態,導致肌肉耗損、免疫功能抑制、組織修復延遲,並顯著影響疾病康復軌跡。力源素 ®2.0 的設計核心理念,在於以最小液體體積輸送最大化的營養素,其臨床必要性體現於以下關鍵情境:
攝取量嚴重不足者:如食慾極差、早飽感、惡病質或胃腸道容量受限之患者。
高代謝/高分解狀態:常見於嚴重創傷、大範圍手術、敗血症、重度燒傷及腫瘤患者,其能量與蛋白質需求急遽攀升。
吞嚥功能障礙需限液者:因神經性病變或結構問題導致吞嚥困難,且需嚴格控制每日液體總攝入量之個案。
重度營養不良之營養重建:需於短期內快速糾正營養赤字,改善生理基礎。
產品核心技術規格與創新設計
1. 革命性高能量密度力源素 ®2.0 最關鍵的創新在於其能量密度達到每毫升1.5大卡:
攝取效率極大化:僅需200毫升的小體積,即可提供高達300大卡的完整能量,對於食慾差或飽腹感快的患者而言,順應性大幅提升。
液體負荷最小化:此特性對於合併心臟衰竭、腎功能不全、肝硬化伴腹水或需嚴格液體管理的患者至關重要,能在不加重循環負荷的前提下滿足其高能量需求。
臨床應用便利性:小體積包裝便於攜帶與管理,無論於醫院或居家環境,皆能簡化營養支持流程。
2. 優化蛋白質含量,促進合成代謝每瓶200毫升提供14克優質蛋白質,此蛋白質能量分配比在臨床營養品中屬於高標配置:
支持組織修復與合成:提供充足的必需胺基酸,直接支持手術傷口、壓瘡及組織損傷後的修復過程。
減緩肌肉流失:於高代謝狀態下,有助於對抗肌肉蛋白質的分解,維持瘦體組織質量,對於維持體力、呼吸功能及活動能力至關重要。
強化免疫機能:蛋白質是免疫細胞、抗體及急性期蛋白合成的基本原料,充足的供應有助於降低感染風險。
滿足高蛋白需求:特別適合於重症、術後、老年肌少症等蛋白質需求增加的族群。
3. 科學配比的脂肪系統配方中含有12.2克脂肪,作為重要的能量與功能來源:
高效能量供應:脂肪貢獻約總能量的45%,是濃縮且有效的能量來源。
必需脂肪酸供應:提供亞麻油酸及次亞麻油酸等人體無法自行合成的必需脂肪酸,維持細胞膜完整性及正常的生理機能。
促進脂溶性維生素吸收:作為脂溶性維生素(A、D、E、K)的載體,確保其被有效吸收利用。
提升口感接受度:適量的脂肪有助於改善產品的整體風味與順口度,提高口服意願。
4. 精準設計的碳水化合物
主要能量來源之一:碳水化合物提供約總能量的43%,與脂肪和蛋白質協同提供均衡的能量供應。
維持等滲透壓:採用適當的碳水化合物來源與比例,是維持配方整體等滲特性的關鍵之一,有助於胃腸道耐受。
血糖管理考量:配方設計已考慮血糖穩定性,可在醫療專業人員指導下,供糖尿病患者使用。
等滲透壓的臨床價值與胃腸道耐受性
力源素 ®2.0 的滲透壓約為310 mOsm/kg·H₂O,接近人體血漿滲透壓,此特性帶來顯著的臨床優勢:
大幅降低胃腸道併發症風險:等滲配方能有效減少管灌餵食相關的腹瀉、腹脹、胃瀦留及噁心嘔吐等不適。
加速臨床應用進程:患者能更快適應並達到目標餵食速率,縮短營養達標時間,特別對於腸道功能較為脆弱的重症患者或老年人。
使用安全簡便:無需額外稀釋,開瓶即可使用,減輕照護負擔,並降低因稀釋不當引起的污染或營養濃度不準確的風險。
廣泛適用性:從加護病房到普通病房,乃至於居家照護環境,均能安全且方便地實施。
特殊配方設計與微量營養素全面強化
消化相容性:
無乳糖:適合乳糖不耐受患者,避免因此引起的胃腸不適。
不含麩質:乳糜瀉或對麩質敏感的患者可安全食用。
質地均一細緻:流動性佳,不易沉澱,非常適合透過鼻胃管、鼻腸管或胃造口管進行灌食,不易堵塞管路。
維生素與礦物質全面強化:
提供100%以上每日參考攝取量的多種維生素與礦物質,確保微量營養素的充足供應。
傷口癒合支持:強化鋅、維生素C,這些是膠原蛋白合成與細胞增生不可或缺的營養素。
抗氧化防禦網絡:提供維生素C、E等抗氧化劑,協助身體對抗疾病過程中的氧化壓力。
骨骼代謝健康:含有適量的鈣、磷及維生素D,支持骨骼礦化與健康。
造血功能維持:提供鐵、葉酸、維生素B12等,支持紅血球的生成。
詳細營養成分分析表
營養成分
每200毫升含量
臨床意義
能量
300 千卡
超高能量密度,以最小體積滿足高代謝需求
蛋白質
14.0 克
高蛋白支持,促進合成代謝、組織修復與免疫
碳水化合物
32.0 克
均衡能量來源,維持等滲透壓
脂肪
12.2 克
高效能量供應,提供必需脂肪酸
膳食纖維
(請參考產品標示)
視產品版本而定,可能含有助於腸道健康的膳食纖維
滲透壓
約310 mOsm/kg·H₂O
等滲配方,胃腸耐受性佳,副作用風險低
目標適用人群深度分析與實證效益
1. 腫瘤與惡病質患者
對抗惡病質:高能量與高蛋白有助於阻斷或減緩腫瘤相關的體重減輕與肌肉耗損。
提升治療耐受性:良好的營養狀態可幫助患者更好地承受手術、化學治療或放射治療的副作用,減少治療中斷。
改善生活品質:充足的營養支持有助於維持體力、減輕疲勞感,保持一定的活動能力與獨立性。
2. 術後及創傷恢復期患者
創造合成代謝環境:提供充足的能量與蛋白質,是傷口癒合、組織再生與蛋白質合成的物質基礎。
保存瘦體組織:減少術後因臥床與應激反應導致的肌肉流失,加速功能恢復與出院進程。
降低併發症發生率:改善營養狀況能有效降低手術部位感染、肺炎等併發症的風險。
3. 吞嚥困難患者(需經語言治療師評估)
質地安全:均質的液體狀質地,適合經過評估後可安全飲用液體的吞嚥困難患者。
能量保障:在允許的有限液體攝入量內,實現最高的能量與營養攝取,避免營養狀況惡化。
4. 老年營養不良與肌少症
克服食慾衰退:小體積解決老年人因味覺改變、牙口不佳或疾病引起的食慾不振問題。
糾正多重營養素缺乏:全面強化的維生素與礦物質,有助於改善老年人常見的微量營養素缺乏。
維持身體功能:支持肌肉健康與力量,有助於預防跌倒、維持日常生活活動能力,提升生活品質。
5. 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
慢性阻塞性肺病:滿足其因呼吸功增加導致的高能量消耗,同時避免過度碳水化合物負擔。
充血性心衰竭:在嚴格限制液體攝入的同時,確保關鍵的能量與營養供應。
神經系統疾病:為中風、失智症、運動神經元疾病等需長期營養支持的患者提供穩定、可靠的營養來源。
臨床使用實踐指南
口服補充策略
分次攝取:若一次飲用200毫升有困難,可分為2-3次在一天內飲用完畢,以提高耐受性與接受度。
溫度調整可冷藏或於室溫下飲用,依患者個人偏好調整,有助於改善口感。
藥物交互作用管理:需注意與特定藥物(如某些抗生素)的服用間隔,通常建議間隔1-2小時,具體請遵醫囑。
風味適應技巧:可單獨飲用,或依照醫療團隊建議,混入少許果汁、湯品(需注意總營養成分變化)或製成冰沙,以增加變化性。
管飼應用規範
起始速率:建議從低速開始(如30毫升/小時),讓腸道逐漸適應。
進度調整:每8-12小時可根據耐受情況(如無腹脹、腹瀉、胃殘留過多),增加20-30毫升/小時。
目標設定:根據患者計算出的每日總能量與蛋白質需求,決定最終的目標輸注速率與總量。
密切監測:定期評估腹部狀況、腸音、排便頻率與性狀,以及胃殘留量(特別是重症患者),及時調整方案。
個體化劑量計算與營養評估
能量需求估算:需綜合考慮基礎代謝率、活動係數及疾病壓力因子,由營養師進行精確計算。
蛋白質需求評估:不同疾病狀態下的蛋白質需求差異很大,應個別化調整。
液體平衡管理:需納入配方所含水分,計算患者每日總液體攝入與排出量,維持平衡。
持續性監測與調整:定期追蹤體重、生化指標(如白蛋白、前白蛋白)、臨床表現,動態調整營養支持計畫。
安全性與特殊注意事項
禁忌症:
對本產品任何成分過敏者禁用。
患有半乳糖血症者請注意成分標示。
注意事項與相對禁忌:
嚴重肝功能衰竭、腎功能不全(特別是未透析者)需在醫療專業人員嚴格指導下使用,並監測電解質及代謝狀況。
急性胰腺炎、嚴重脂肪吸收不良等特殊疾病狀態,需經醫師評估其適用性。
藥物與管飼交互作用:
進行管灌時,需注意配方與所服用藥物的物理相容性(是否會產生凝塊或沉澱)及生理相互作用。
應遵循正確的給藥程序:停灌 → 以清水沖管 → 給藥 → 再以清水沖管 → 恢復灌食。
臨床實證與效果驗證
多項隨機對照試驗與觀察性研究支持高能量密度配方如力源素 ®2.0 的臨床效益:
營養指標的客觀改善:
體重穩定與增長:相較於對照組,使用此類配方的患者能更有效地維持或增加體重。
瘦體組織保存:生物電阻抗分析等數據顯示,有助於減緩肌肉質量的流失。
生化參數提升:血清前白蛋白、白蛋白等營養指標在介入後有顯著改善。
臨床結局的正面影響:
併發症發生率下降:營養狀況的改善與醫院內感染(如呼吸道、泌尿道感染)發生率的降低相關。
住院天數縮短:營養良好的患者其平均住院日數有縮短的趨勢。
生活品質與功能狀態提升:患者在體力、疲勞程度及整體生活品質的評分上表現更佳。
儲存、使用與品質控制
產品完整性維護:
未開封保存:置於陰涼乾燥處,避免陽光直射及極端溫度。
開封後處理:應立即加蓋冷藏(2-4°C),並於24小時內使用完畢,以確保新鮮與安全。
使用前檢查:使用前應檢查產品性狀、顏色與氣味,如有異常請勿使用。
臨床品質保證措施:
輸注系統管理:管灌時,應定期更換餵食管、容器,以避免細菌滋生。
完整記錄:詳細記錄患者的攝入量、耐受情況及任何不良反應。
不良事件監測與通報:建立標準流程,以監測、記錄及處理任何與產品相關的不良事件。
持續性評估:定期由營養師或醫療團隊重新評估患者的營養狀況與治療反應,確保營養支持計畫的有效性與適當性。
力源素 ®2.0 營養品 (200ml) | 雀巢健康科學 RESOURCE® 2.0 營養補充品 (200ml) - 高能量密度營養治療方案
在臨床營養治療領域,營養不良、高代謝狀態或攝食量受限是常見且嚴峻的挑戰,其發生率於住院患者中可高達30-50%,並與併發症風險上升、住院天數延長及預後不良顯著相關。對於因食慾不振、吞嚥功能障礙、胃容量縮小或疾病導致營養需求增加的病患,傳統飲食或標準營養配方往往無法在有限攝取量內滿足其巨大的營養需求。力源素 2.0 (Nestle RESOURCE® 2.0) 作為一款經過科學設計的高能量密度、完整營養配方,精準地針對此一臨床困境,提供了一個高效、安全且易於執行的解決方案。本文將深入剖析其配方特點、臨床效益、目標族群及應用策略。
高能量密度營養的臨床必要性與理論基礎
營養不良被視為一種「沉默的流行病」,在慢性病及急性照護情境中普遍存在。當患者因生理或病理因素無法透過常規途徑攝取足量營養時,會迅速進入分解代謝狀態,導致肌肉耗損、免疫功能抑制、組織修復延遲,並顯著影響疾病康復軌跡。力源素 ®2.0 的設計核心理念,在於以最小液體體積輸送最大化的營養素,其臨床必要性體現於以下關鍵情境:
攝取量嚴重不足者:如食慾極差、早飽感、惡病質或胃腸道容量受限之患者。
高代謝/高分解狀態:常見於嚴重創傷、大範圍手術、敗血症、重度燒傷及腫瘤患者,其能量與蛋白質需求急遽攀升。
吞嚥功能障礙需限液者:因神經性病變或結構問題導致吞嚥困難,且需嚴格控制每日液體總攝入量之個案。
重度營養不良之營養重建:需於短期內快速糾正營養赤字,改善生理基礎。
產品核心技術規格與創新設計
1. 革命性高能量密度力源素 ®2.0 最關鍵的創新在於其能量密度達到每毫升1.5大卡:
攝取效率極大化:僅需200毫升的小體積,即可提供高達300大卡的完整能量,對於食慾差或飽腹感快的患者而言,順應性大幅提升。
液體負荷最小化:此特性對於合併心臟衰竭、腎功能不全、肝硬化伴腹水或需嚴格液體管理的患者至關重要,能在不加重循環負荷的前提下滿足其高能量需求。
臨床應用便利性:小體積包裝便於攜帶與管理,無論於醫院或居家環境,皆能簡化營養支持流程。
2. 優化蛋白質含量,促進合成代謝每瓶200毫升提供14克優質蛋白質,此蛋白質能量分配比在臨床營養品中屬於高標配置:
支持組織修復與合成:提供充足的必需胺基酸,直接支持手術傷口、壓瘡及組織損傷後的修復過程。
減緩肌肉流失:於高代謝狀態下,有助於對抗肌肉蛋白質的分解,維持瘦體組織質量,對於維持體力、呼吸功能及活動能力至關重要。
強化免疫機能:蛋白質是免疫細胞、抗體及急性期蛋白合成的基本原料,充足的供應有助於降低感染風險。
滿足高蛋白需求:特別適合於重症、術後、老年肌少症等蛋白質需求增加的族群。
3. 科學配比的脂肪系統配方中含有12.2克脂肪,作為重要的能量與功能來源:
高效能量供應:脂肪貢獻約總能量的45%,是濃縮且有效的能量來源。
必需脂肪酸供應:提供亞麻油酸及次亞麻油酸等人體無法自行合成的必需脂肪酸,維持細胞膜完整性及正常的生理機能。
促進脂溶性維生素吸收:作為脂溶性維生素(A、D、E、K)的載體,確保其被有效吸收利用。
提升口感接受度:適量的脂肪有助於改善產品的整體風味與順口度,提高口服意願。
4. 精準設計的碳水化合物
主要能量來源之一:碳水化合物提供約總能量的43%,與脂肪和蛋白質協同提供均衡的能量供應。
維持等滲透壓:採用適當的碳水化合物來源與比例,是維持配方整體等滲特性的關鍵之一,有助於胃腸道耐受。
血糖管理考量:配方設計已考慮血糖穩定性,可在醫療專業人員指導下,供糖尿病患者使用。
等滲透壓的臨床價值與胃腸道耐受性
力源素 ®2.0 的滲透壓約為310 mOsm/kg·H₂O,接近人體血漿滲透壓,此特性帶來顯著的臨床優勢:
大幅降低胃腸道併發症風險:等滲配方能有效減少管灌餵食相關的腹瀉、腹脹、胃瀦留及噁心嘔吐等不適。
加速臨床應用進程:患者能更快適應並達到目標餵食速率,縮短營養達標時間,特別對於腸道功能較為脆弱的重症患者或老年人。
使用安全簡便:無需額外稀釋,開瓶即可使用,減輕照護負擔,並降低因稀釋不當引起的污染或營養濃度不準確的風險。
廣泛適用性:從加護病房到普通病房,乃至於居家照護環境,均能安全且方便地實施。
特殊配方設計與微量營養素全面強化
消化相容性:
無乳糖:適合乳糖不耐受患者,避免因此引起的胃腸不適。
不含麩質:乳糜瀉或對麩質敏感的患者可安全食用。
質地均一細緻:流動性佳,不易沉澱,非常適合透過鼻胃管、鼻腸管或胃造口管進行灌食,不易堵塞管路。
維生素與礦物質全面強化:
提供100%以上每日參考攝取量的多種維生素與礦物質,確保微量營養素的充足供應。
傷口癒合支持:強化鋅、維生素C,這些是膠原蛋白合成與細胞增生不可或缺的營養素。
抗氧化防禦網絡:提供維生素C、E等抗氧化劑,協助身體對抗疾病過程中的氧化壓力。
骨骼代謝健康:含有適量的鈣、磷及維生素D,支持骨骼礦化與健康。
造血功能維持:提供鐵、葉酸、維生素B12等,支持紅血球的生成。
詳細營養成分分析表
營養成分
每200毫升含量
臨床意義
能量
300 千卡
超高能量密度,以最小體積滿足高代謝需求
蛋白質
14.0 克
高蛋白支持,促進合成代謝、組織修復與免疫
碳水化合物
32.0 克
均衡能量來源,維持等滲透壓
脂肪
12.2 克
高效能量供應,提供必需脂肪酸
膳食纖維
(請參考產品標示)
視產品版本而定,可能含有助於腸道健康的膳食纖維
滲透壓
約310 mOsm/kg·H₂O
等滲配方,胃腸耐受性佳,副作用風險低
目標適用人群深度分析與實證效益
1. 腫瘤與惡病質患者
對抗惡病質:高能量與高蛋白有助於阻斷或減緩腫瘤相關的體重減輕與肌肉耗損。
提升治療耐受性:良好的營養狀態可幫助患者更好地承受手術、化學治療或放射治療的副作用,減少治療中斷。
改善生活品質:充足的營養支持有助於維持體力、減輕疲勞感,保持一定的活動能力與獨立性。
2. 術後及創傷恢復期患者
創造合成代謝環境:提供充足的能量與蛋白質,是傷口癒合、組織再生與蛋白質合成的物質基礎。
保存瘦體組織:減少術後因臥床與應激反應導致的肌肉流失,加速功能恢復與出院進程。
降低併發症發生率:改善營養狀況能有效降低手術部位感染、肺炎等併發症的風險。
3. 吞嚥困難患者(需經語言治療師評估)
質地安全:均質的液體狀質地,適合經過評估後可安全飲用液體的吞嚥困難患者。
能量保障:在允許的有限液體攝入量內,實現最高的能量與營養攝取,避免營養狀況惡化。
4. 老年營養不良與肌少症
克服食慾衰退:小體積解決老年人因味覺改變、牙口不佳或疾病引起的食慾不振問題。
糾正多重營養素缺乏:全面強化的維生素與礦物質,有助於改善老年人常見的微量營養素缺乏。
維持身體功能:支持肌肉健康與力量,有助於預防跌倒、維持日常生活活動能力,提升生活品質。
5. 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
慢性阻塞性肺病:滿足其因呼吸功增加導致的高能量消耗,同時避免過度碳水化合物負擔。
充血性心衰竭:在嚴格限制液體攝入的同時,確保關鍵的能量與營養供應。
神經系統疾病:為中風、失智症、運動神經元疾病等需長期營養支持的患者提供穩定、可靠的營養來源。
臨床使用實踐指南
口服補充策略
分次攝取:若一次飲用200毫升有困難,可分為2-3次在一天內飲用完畢,以提高耐受性與接受度。
溫度調整可冷藏或於室溫下飲用,依患者個人偏好調整,有助於改善口感。
藥物交互作用管理:需注意與特定藥物(如某些抗生素)的服用間隔,通常建議間隔1-2小時,具體請遵醫囑。
風味適應技巧:可單獨飲用,或依照醫療團隊建議,混入少許果汁、湯品(需注意總營養成分變化)或製成冰沙,以增加變化性。
管飼應用規範
起始速率:建議從低速開始(如30毫升/小時),讓腸道逐漸適應。
進度調整:每8-12小時可根據耐受情況(如無腹脹、腹瀉、胃殘留過多),增加20-30毫升/小時。
目標設定:根據患者計算出的每日總能量與蛋白質需求,決定最終的目標輸注速率與總量。
密切監測:定期評估腹部狀況、腸音、排便頻率與性狀,以及胃殘留量(特別是重症患者),及時調整方案。
個體化劑量計算與營養評估
能量需求估算:需綜合考慮基礎代謝率、活動係數及疾病壓力因子,由營養師進行精確計算。
蛋白質需求評估:不同疾病狀態下的蛋白質需求差異很大,應個別化調整。
液體平衡管理:需納入配方所含水分,計算患者每日總液體攝入與排出量,維持平衡。
持續性監測與調整:定期追蹤體重、生化指標(如白蛋白、前白蛋白)、臨床表現,動態調整營養支持計畫。
安全性與特殊注意事項
禁忌症:
對本產品任何成分過敏者禁用。
患有半乳糖血症者請注意成分標示。
注意事項與相對禁忌:
嚴重肝功能衰竭、腎功能不全(特別是未透析者)需在醫療專業人員嚴格指導下使用,並監測電解質及代謝狀況。
急性胰腺炎、嚴重脂肪吸收不良等特殊疾病狀態,需經醫師評估其適用性。
藥物與管飼交互作用:
進行管灌時,需注意配方與所服用藥物的物理相容性(是否會產生凝塊或沉澱)及生理相互作用。
應遵循正確的給藥程序:停灌 → 以清水沖管 → 給藥 → 再以清水沖管 → 恢復灌食。
臨床實證與效果驗證
多項隨機對照試驗與觀察性研究支持高能量密度配方如力源素 ®2.0 的臨床效益:
營養指標的客觀改善:
體重穩定與增長:相較於對照組,使用此類配方的患者能更有效地維持或增加體重。
瘦體組織保存:生物電阻抗分析等數據顯示,有助於減緩肌肉質量的流失。
生化參數提升:血清前白蛋白、白蛋白等營養指標在介入後有顯著改善。
臨床結局的正面影響:
併發症發生率下降:營養狀況的改善與醫院內感染(如呼吸道、泌尿道感染)發生率的降低相關。
住院天數縮短:營養良好的患者其平均住院日數有縮短的趨勢。
生活品質與功能狀態提升:患者在體力、疲勞程度及整體生活品質的評分上表現更佳。
儲存、使用與品質控制
產品完整性維護:
未開封保存:置於陰涼乾燥處,避免陽光直射及極端溫度。
開封後處理:應立即加蓋冷藏(2-4°C),並於24小時內使用完畢,以確保新鮮與安全。
使用前檢查:使用前應檢查產品性狀、顏色與氣味,如有異常請勿使用。
臨床品質保證措施:
輸注系統管理:管灌時,應定期更換餵食管、容器,以避免細菌滋生。
完整記錄:詳細記錄患者的攝入量、耐受情況及任何不良反應。
不良事件監測與通報:建立標準流程,以監測、記錄及處理任何與產品相關的不良事件。
持續性評估:定期由營養師或醫療團隊重新評估患者的營養狀況與治療反應,確保營養支持計畫的有效性與適當性。